English

大工业的行进曲

1998-09-24 来源:光明日报 张秉正 我有话说

在当代小说创作中,工业题材的小说历来不多。个中原因,一是我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古代的近代的历史就是关于农业的历史,积淀多,启示多,思考也多。因而,作家们在驾驭和表现乡土题材和历史题材方面驾轻就熟,而在工业题材面前就显得犹豫不决;二是工业,特别是大工业在我国历史上产生和发展的时间较短,这方面的文化积淀和由此生发出来的思考也相对薄弱得多,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瞬息万变的工业生活不好把握,作家们又逐渐地远离这一生活领域,因而,近年来,或者说近十多年来,工业题材小说,特别是有创意的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越发罕见。

河北文学院专业作家何玉湖著、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1月版的长篇小说《燃烧的家园》,在工业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和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有意义的和比较成功的探索。

小说以历史—现实两条线索并列行驶而又交叉展开,以历史观照现实,以现实反思历史,历史与现实相通而又有诸多不同之处。民族工业的起步、发展同样艰难曲折,同样复杂多变,只是时代和历史的变迁而已。

历史一条线:以汉冶萍铁厂的兴衰为背景,描写本世纪初民族工业的艰难起步和迅速夭折,描写为民族工业艰难起步做出贡献的人物。其间着重刻划了楚龙渊这样一个满怀理想而最终壮志难酬的青年企业家形象,丁至柔这样的不被人理解又往往被人误解的苦闷的思想者形象,同时,对于盛宣怀这个历史人物在民族工业方面的功与过、是与非也进行了重新思考和重新评说。

现实一条线:以华北某钢铁基地建设为背景,描写本世纪末中国经济起飞的热烈景观和现代大工业建设启动的宏伟气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时代的、社会的、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和重新评价。这里,既有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青年企业家林蔚的形象,也有作为参与者和思考者的知识分子形象丁克石,既有执守科学的理性精神、但又富于理想主义的中年知识女性形象谭立,又有开朗活泼、富有朝气、渴望挑战、渴望冒险但又富于现实主义的青年知识女性形象梁园。

在小说中,作者有意识地使历史和现实在相通的复杂曲折之处交叉,世纪初民族工业创办、设计、投产的艰难以及各方面的错综复杂,与当代大工业钢铁基地建设轻率上马、仓促展开以及由此而来的历史的社会的人际的错综复杂交叉起来,互为衬托,互为观照,使得小说具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现实的沉重感。而在这种历史和现实的交叉之中,作者又有意识地使历史的人物和现实的人物在激情和理性之处交叉,突出两代人对民族工业的执着和坚韧。历史上的楚龙渊年轻气盛,雄心勃勃,希望一展才华,一伸抱负,而最终只能是仰天长叹;现实中的林蔚大刀阔斧,雷厉风行,以最快的速度启动了“古德里安式的进军”,带来了大工业建设的沸腾景象。历史上的云鹤(老奶奶)去日本是为了寻求知识理想的,她在看似柔弱的、思考的、执着的丁至柔身上发现了一种精神的美,并因之与其相爱难舍;现实的梁园是在时代气氛的熏陶中长大的,她在实干的、忘我的丁克石身上发现了思想的闪光和献身事业的崇高,并寄予了她年轻女性的一份期待和一片柔情。历史上的丁至柔被误解被辱骂而孜孜以求,考察设计;现实中的丁克石则在被窥视、被怀疑的同时,以科学的态度和灵活的头脑与外商周旋于谈判桌上。历史的云鹤身处剧变却只是一个满怀同情的旁观者;现实的女工程师谭立却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渊博知识以女强人的姿态参与其间。历史的丁至柔在失望之余寄情山水,忘情棋枰;现实的丁克石则以乐观的豁达的态度迎接挑战。

这种人物的交叉,在现实的描写中幻入历史,在历史的回叙中又闪回现实,其手法初看似真似幻,扑朔迷离,细研则能觉出其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拉近,便于比较,便于思索的捷便。

在这部小说中,我们看到,作家以其重新审视历史的学者的科学态度,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为人“熟”知但又“鲜”为人知的历史画卷,而同时,又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大工业的沸腾和时代的进步。不但形神兼备地刻划了丁至柔这个学者型思想型的历史人物,又在大工业的艰难时刻展开了丁克石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哲理思辨。在描写民族工业起步时的艰难破败之际,又逼真细腻地描写了现代大工业机声的轰鸣。也许是因为作家当过钢铁工人的缘故,作家对生活、对工业、对钢铁是熟悉的、切近的、亲和的,因而不由自主地,他的笔端流露和流泻出对工厂、工人、马达、机器的一种热爱与温情,冷冰冰的各式各样的黑色金属,在他的笔下有了逼真的色彩和新鲜的生命。作家又是思考的,因而他的历史和现实、历史人物和现实人物的交叉比较就有了较多的哲理的蕴含在内。

不管世纪初的民族工业如何艰难,也不管当代大工业建设如何曲折,困难是有的,委屈是有的,干扰和阻力是有的,讥笑和非议也是有的,然而,必须先干起来。干起来才能有希望成功,干起来才能前进。行动是准则。只有行动,才能产生历史和推动历史,因而作家是乐观的,他笔下的人物也是乐观的,他在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思考当中,在“改天造地”的大工业的轰鸣和行进中,发现了历史和时代的进步,因而整个小说具有一种深沉而又乐观的基调。

和以前的工业题材小说所描写的人物不同,《燃烧的家园》的描写对象主要放在了历史的和当代的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身上,这就使得小说在大工业的雄浑之中弥散出一种“雅”的情绪和氛围,在对知识分子品质、气质准确把握和真实描写的同时,又在语言风格上时时透露出和工业切近的、和生活融合的知识分子才具有的机智和幽默。小说克服了写工业题材容易流于枯涩的缺点,显得有湿润感,有趣味有色彩,给人一种读下去,想要读下去的力量。

工业题材的小说创作有“断代”的隐忧。要想使先天不足、难以为继的工业题材小说接续下去,繁荣起来,需要许多人切身地感受生活并“耐住寂寞”地辛勤创作。我觉得,《燃烧的家园》,就是一部“耐住了寂寞”的优秀之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